2018年3月29日 星期四

經濟19-05知識經濟時代

19-5.1知識(Knowledge)

範圍

資料

尚未經過整理的原始紀錄,包括文字、符號、圖形、影像、聲音。

資訊

經過系統化處理,變成有用或有意義的資料。

知識

資訊配合專業技能、豐富歷練的分析,轉化為知識,是人類理解與學習的結果。

智慧

運用個人實踐能力,創造知識的效果與價值。

種類

存在形式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的分類

外顯知識

知其何know-what:有關事實的知識。

知其因know-why:有關原理或法則的知識。

內隱知識

知其然know-how:有關技術與能力的知識。

知其誰know-who:有關人才(識人、用人)的知識。

特性

1.知識是一個獨立的投資要素,而且重要性已超過土地與資本。

2.知識是唯一不受報酬遞減約束的生產工具。

3.以經濟價值的高低排序:知識>資訊>資料。

 

19-5.2知識經濟(Knowledge Economy)

意義

1.知識經濟是由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首創。

2.以知識資源的擁有、配置、產生和使用,為最重要生產因素的經濟型態。

期程

農業革命→工業革命→資訊革命→知識革命

核心理念

高希均教授(89)

1.知識獨領風騷。

2.管理推動「變革」。

3.變革引發「開放」。

4.科技主導「創新」。

5.創新推向無限的可能。

6.速度決定成敗。

7.企業家精神化不可能為可能。

8.網際網路顛覆傳統。

9.全球化同創商機與風險。

10.競爭力決定長期興衰。

企業經營特性

1.強調人力資本的累積。

2.重視創新與研發。

3.發展智慧財產權。

4.企業組織扁平化。

5.進行策略聯盟或購併。

 

19-5.3傳統經濟與知識經濟的比較

比較項目

傳統經濟

知識經濟

生產要素

重視有形資源(土地、勞力、資本)

重視無形資源(知識、技術、人才)

生產力

報酬遞減

報酬遞增

資源收入

有土斯有財

有人斯有財

利潤來源

在既定市場中尋求穩健成長

創新及冒險中尋求利潤,創造雙贏

投資預期

相信賺錢有理的實質世界

相信冒險無罪的虛擬世界

企業經營

優先次序

籌集資金與開發市場

重視硬體發展(工廠、大樓)

掌握人才與掌握知識

重視軟體資源(網站、專利)

產業結構

重視實體製造的工業

重視高附加價值產業、服務業

生產方式

標準化、自動化大量生產

彈性生產、客製化

技術變革

技術變革緩慢且技術是外生的

技術變革快速且技術是內生的

市場變化

產品變化少,附加價值低,生命週期長,忽視消費者需求

產品變化大,附加價值高,生命週期短,重視消費者需求

市場通道

供需決定價格,價格具吸引力,使用者付費

電子與網路決定速度,速度具吸引力,出現免費資訊

資訊傳播

資訊不對稱,交易成本高

資訊流通,交易成本低

人力運用

重視局部的完美管理

重視具風險的策略創新

人才特質

循規蹈矩的人受到賞識

顛覆傳統的人受到青睞

員工特性

專業技術,單一專長,受雇,終身僱用,員工流動慢,忠誠度高

終身學習,跨領域專長,證照化,自行創業,人力派遣,員工流動快,忠誠度低

公司文化

重視秩序與和諧

重視速度與忍受混亂

變革態度

處變不驚,戒急用忍

分秒必爭,主動積極

經濟活動

限制因素

經濟活動受制於時空,難以全球化

超越國界、邊境與時間,走向全球化

失敗主因

高成本、低效率

產品不符顧客需求,顧客轉移

假想敵人

今天的競爭者

潛在的替代者

發展策略

傾向競爭、對抗

傾向合作、結盟

政府態度

偏愛政府保護、獎勵、補助

希望政府管制鬆綁,民營化,公平競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